各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将开展“12·5国际志愿日”志愿服务集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2日-12月30日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道、进企业,灵活采用集中宣讲、微党课、座谈会、研讨会等不同形式,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声”入万户、温润民心、凝聚合力。
(二)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设计诸如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等便于民众参与的活动,让志愿服务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以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策划推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发挥人才专业优势,积极与参与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开展“一老一小一新”志愿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爱心支教等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五老”人员等继续发热、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推进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聚焦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爱心驿站等志愿服务形式,把温暖关怀做到新就业群体心坎上,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四)开展特色主题志愿服务。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及学院专业优势,围绕助学支教、文艺文化、科学普及、法律援助、绿色环保、扶弱助残、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方面,组织志愿者参与开展相关主题的志愿服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党开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渠道,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幸福安康。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并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创新工作内容和载体。
(二)注重活动实效。要主动转变思维惯性、打破路径依赖,结合单位实际,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让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加大宣传激励。积极挖掘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志愿者好故事、志愿服务组织好做法、志愿服务项目好效果、志愿服务对象好声音、志愿服务推进好经验。
(四)及时总结上报。各单位于2025年1月7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的图文资料报送至zksywmb@zknu.edu.cn.
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校团委
2024年12月2日